特变电工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_产品展示_爱游戏网页版官方入口-爱游戏网站登录入口

爱游戏网页版官方入口

400-000-6066
COPYRIGHT © 2016 爱游戏网页版官方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0032269号|
特变电工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特变电工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3-12-12 17:56:59 |   作者: 产品展示

产品详情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公司积极抢抓“双碳”、“双循环”、能源保供、新型能源电力系统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全方面推进各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较好地完成了经营目标。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输变电产业方面,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进重点客户平台建设,强化市场调度管控,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输变电产业国内市场实现签约311亿元。新能源产业方面,2022年公司多晶硅产量12.59万吨,销量10.67万吨;新增获取风能、光伏项目指标超过6GW,完成并确认收入的风能及光伏建设项目装机约2.30GW。能源产业方面,公司新增煤炭产能2,000万吨/年,煤炭总产能达到7,000万吨/年;统筹优化疆内、疆外两个市场,全力争取铁路运力,落实煤炭长协订单履约;实现燃煤机组发电179.36亿千瓦时。新材料业务方面,2022年公司实现电极箔销售1,200余万平方米,高压铝箔销售2.2万吨,5N及以上超纯铝产品销量900余吨。

  公司积极发挥平台优势,推动集成营销,探索新业务、新模式,抢抓市场、服务市场工作取得新成效。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输变电国际成套项目正在执行未确认收入合同及待履行合同金额约60亿美元。公司国际单机项目实现了多个增量市场的突破,2022年度实现签约4.36亿美元。

  公司强化科学技术创新规划引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开展公司“十四五”科学技术创新规划工作。公司围绕“源网荷储”仿真规划与调控技术、低频输电技术、高压电缆同向并联、变压器故障机理研究等热点领域与产业瓶颈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海上风电站用500kV大容量三相一体并联电抗器、一级能效10kV全铝箔干式配电变压器、±600kV环氧树脂浸纸电容式换流变压器阀侧直流套管、363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500kV同相并联电缆线路设计及应用技术、“零碳园区”综合能源规划仿线kW+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极箔及电子铝箔新工艺、铝合金新产品等重大新产品、新技术成果交付应用。

  公司加快技术改造、新增产能等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一批输变电产业数字化工厂项目相继开工并部分投产,公司生产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化赋能慢慢地增加。公司新疆3.4万吨多晶硅产线万吨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准东20万吨多晶硅(一期10万吨)项目已开工建设,截至2022年底公司多晶硅产能达到20万吨/年,并网发电的运营电站项目约2.61GW,在建项目超过1GW。若羌20万吨工业硅项目、若羌2×350MW电厂项目开工建设,南露天煤矿及将二矿持续开展矿山安全、环保、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升煤炭安全生产能力。高性能高纯铝清洁生产项目、节能减碳循环经济铝基新材料产业化项目、绿色高纯高精电子新材料项目、高性能高压电子新材料项目正在建设,促进公司新材料产业产线技术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公司全面贯彻“品质一流”的发展的策略,将2022年作为“质量提升年”,系统开展质量提升工作,形成“人人讲质量、人人学质量、人人懂质量”的文化氛围。在产品质量方面,公司变压器产品一次送试合格率99.18%;电缆、导线产品整体一次送试合格率分别为99.98%、99.93%;多晶硅电子级料占比89.75%;铝箔产品综合成品率达80.85%、电极箔产品综合符单率达90.25%,公司产品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在工程质量方面,公司加强源头管控,对设计的具体方案、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障措施专项评审;强化重点项目过程质量监管,推动各项目部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上的问题整改关闭;加强投产前预验收管控,推动项目安全、平稳投产。

  公司积极完善组织保障与人才战略布局,围绕科学技术创新、三化建设、管理变革等领域的人才规划,强抓核心人才团队建设。公司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新兴领域推进产学研融合,推动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搭建创新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平台;聚焦经营管理、专业方面技术、高技能队伍人才教育培训和发展,开展“百人计划”四期、各级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人力资源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完善基础体系建设,持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公司以重大业务源头评审及专家库建设为核心抓手、以信用体系完善提升及有效运行为监督重心,持续开展风控、合规体系建设。公司加强完善重大业务评审制度、细化评审履职清单,高质量完成重大业务联评及国际成套合同检查工作;分业态及项目公司完善客户信用评估模型与信用政策,进一步夯实客户资信风险防控能力。

  公司认真贯彻国家新《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紧紧围绕“一建设、两融合、三达标”工作思路,大范围、多层次开展安全专题培训,抓实抓细预防预控预测预警工作。公司扎实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并且开展全员辨识危险因素;快速推进公司安全信息化项目建设,应急调度指挥中心平台实现全覆盖,有效提升了事故防控能力;强化安全网格化管理,梳理完善安全网格化图、责任明细表、检查表,将“一图”、“两表”“三卡”由车间延伸至班组、岗位,各级领导干部持证上岗,全力提升各层级履职履责能力。

  “十四五”时期,国家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能源供给侧大规模风光新能源基地等项目相继获批,输变电行业需求明显地增长,尤其是特高压输变电相关产业链;同时以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的新型输变电设备作为支撑,推动了相关产业加速升级转型。

  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相继出台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提出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

  完善华北、华东、华中区域内特高压交流网架结构,为特高压直流送入电力提供支撑,建设川渝特高压主网架,完善南方电网主网架。2022年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统筹发输配用电装备供给结构调整,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速发展清洁低碳发电装备,提升输变电装备消纳保障能力,快速推进配电装备升级换代、提高用电设备能效匹配水平,推进资源循环利用。输变电行业迎来较好发展时期。

  根据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完成7,208亿元,同比增长22.8%;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5,012亿元,同比增长2.0%;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25,839万千伏安;2022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56,40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7.8%。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据,2022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开工110(66)千伏至750千伏工程4.21万千米、2.94亿千伏安,完成年度计划的100.7%;投产4.47万千米、2.86亿千伏安,完成年度计划的103.3%。

  公司是我国输变电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公司变压器产业目前在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大型水电及核电等关键输变电设备研制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线kV及以下扩径导线kV及以下交联电缆及电缆附件的能力。同行业竞争对手主要有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ABB、西门子、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宝胜科学技术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等。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双碳”目标持续深化,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实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125GW,持续保持增长势头。我国在2022年陆续出台多项政策,从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以风光为代表的非化石发电量比重、新型储能规模化,积极地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发电等多方面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2022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多部门发布了《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措施。有关政策文件提出,“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大力度规划建设大型风光基地,积极地推进水风光互补基地建设,继续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扎实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底前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接入工作,各电网企业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电力有序供应前提下,按照“应并尽并、能并早并”原则,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切实采取比较有效措施,保障及时并网,允许分批并网,不得将全容量建成作为新能源项目并网必要条件。新能源行业仍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

  多晶硅方面:根据有关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球多晶硅产能约132.2万吨,同比增长约97.02%。2022年全球多晶硅产量约94.7万吨。2022年我国多晶硅产量约为82.7万吨,净进口量约8.5万吨,总需求量约103.3万吨。2022年我国多晶硅市场呈现供应小于需求的现状。受供求关系影响,2022年我国多晶硅价格整体呈上扬走势,并屡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复投料成交均价从2022年初的人民币23.69万元/吨,连续创新高上涨至10月最高价格人民币30.80万元/吨;随着多晶硅新增产能释放,12月小幅回落至人民币24.75万元/吨。单晶复投料全年均价为人民币27.36万元/吨,同比上涨40.74%。

  光伏、风力发电方面:依照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60%;截至2022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392.61GW。2022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37.63GW,同比下降21%;截至2022年末,我国风电装机累计达365.44GW。

  公司新能源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负责经营。新特能源是国内领先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商和光伏项目承包商,主要是做上游多晶硅生产、下游风光电站建设、运营。多晶硅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风光电站建设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风光电站运营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

  2022年,在国际地理政治学冲突、气候异常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能源危机加剧,全球煤炭消费反弹,国际煤炭市场行情报价剧烈波动。我国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充分的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煤炭保供稳价政策逐步发挥实效。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优化煤炭产能布局,建设山西、蒙西、蒙东、陕北、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增强煤炭跨区域供应保障能力;持续优化煤炭生产结构,以发展先进产能为重点,布局一批资源条件好、竞争能力强、安全保障程度高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加强煤炭煤电兜底保障能力,统筹资源接续和矿区可持续发展,有序核准一批优质先进产能煤矿;快速推进在建煤矿建设投产,推动合乎条件的应急保供产能转化为常态化产能;以示范煤矿为引领,快速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升级改造。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提出,在确保安全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煤矿核增产能相关手续办理,推动已核准煤炭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随着优质先进产能逐步释放,原煤生产较快增长,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5.0亿吨,同比增长9.0%;进口煤炭2.9亿吨,同比下降9.2%;2022年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5省原煤产量合计为376,824.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3.8%,其中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原煤产量41,282.15万吨同比增长28.6%。

  公司煤炭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天池能源公司负责经营。公司煤炭矿区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确定的第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南露天煤矿、将二矿煤炭核定产能共计7,000万吨/年,其中南露天煤矿核定产能4,000万吨/年、将二矿核定产能3,000万吨/年。煤炭业务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新疆煤炭生产企业,包括国家能源集团新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宜化矿业有限公司等。

  电子新材料业务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之一,其下游电子信息产业是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产业体系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以及实现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具备极其重大意义。高纯铝、铝及合金制品用途广泛,涉及交通运输、电线电缆、工业制造、航空航天等众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其中新型高强高韧铝合金、超高纯铝基溅射靶材坯料等产品均是我国航空工业、半导体工业重点需求的材料,属于国家全力支持的产业。

  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材料作为基础的电子元器件组成材料,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拉动了铝电子材料市场需求,为上游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材料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高性能铝合金大范围的应用于交通、建筑、电力、电子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半导体芯片等领域对高性能铝合金材料性能要求逐渐提高,迫切要求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加快国产化进程,这为高性能铝合金市场带来广阔前景。依照国家工信部数据,2022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分别超出工业、高技术制造业4.0和0.2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铝价持续高位运行,全年现货均价20,006元/吨,同比上涨5.6%,氧化铝、电解铝、铝材产量分别为8,186.2万吨、4,021.4万吨、6,221.6万吨,同比增长5.6%、4.5%、-1.4%。

  公司新材料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新疆众和负责经营。新疆众和主要是做铝电子新材料和铝及合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本的产品包括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铝制品及合金产品,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子设备、家用电器、汽车制造、电线电缆、交通运输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新材料业务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铝电子材料、铝冶炼、铝加工公司,包括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输变电业务、新能源业务、能源业务及新材料业务。公司输变电业务最重要的包含变压器、电线电缆及其他输变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输变电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等;新能源业务最重要的包含多晶硅、逆变器、SVG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光伏、风能电站提供设计、建设、调试及运维等全面的能源解决方案及风能、光伏电站的运营;能源业务最重要的包含煤炭的开采与销售、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销售;新材料业务最重要的包含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铝制品及合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因公司将新疆众和纳入公司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公司的主营业务增加新材料业务。

  公司各主营业务拥有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体系。公司输变电业务围绕产品特点,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仅有部分标准化产品依据市场需求先少量生产再销售;企业主要通过EPC总承包方式承担输变电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运维服务等工作。新能源多晶硅业务根据签署的长单、市场情况制定生产、销售计划,保证公司多晶硅产品生产、销售顺顺利利地进行;新能源电站业务通过EPC、BT、BOO等方式来进行风光资源开发及建设,为新能源电站提供全面的能源解决方案,并开展光伏、风能电站运营业务。能源业务煤炭采用“以销定产”、与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长单的经营模式生产及销售,火力发电及供热根据装机、需求发电和供热。新材料业务实行“以销定产”的订单生产模式,主要是依据与客户的订单和生产经营计划来组织当期的生产,销售区域以国内销售为主,对外出口为辅。

  公司输变电业务具有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输变电设备生产、研发、销售体系,为公司逐步发展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实现从产品提供到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服务的升级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公司输变电产品的出口,二者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协同效应。

  公司新能源产业与能源产业形成了“煤电硅”循环经济绿色环保产业链,稳步推进硅产业链延伸,公司若羌20万吨/年工业硅项目已开工建设。在新能源系统集成业务领域,已打造成为集风电、光伏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为一体的领先的新能源系统集成商;凭借多年积累的风光电站建设及运维经验,公司加大了新能源BOO电站开发力度,为公司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收益。

  公司新材料产业形成了“能源-(一次)高纯铝-高纯铝/合金产品-电子铝箔-电极箔”电子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生产的全部过程环环相扣,上下游产品紧密衔接。

  产业链联动使得公司所有的环节的产品和业务相互影响,在整体上促进公司品牌效应的扩散,通过一体化管理促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公司完整的业务体系优势进一步凸显。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平台,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研究课题,热情参加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企业主导承担了我国多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课题及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振兴国产首台(套)产品的研制任务,公司自主研制的±1100kV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特高压桥臂电抗器、±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被列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清单。

  公司初步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实现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先后完成了±1100kV和±800kV换流变压器出线装置样机的研发,成功研制±800kV干式直流套管并在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挂网运行;新特能源公司获批运营新疆首家硅基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建立新疆尔自治区工信厅硅基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热情参加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重组工作;新能源公司围绕源网荷储、多能互补、新能源大基地等具体业务场景下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持续推动数字化设计和运营业务平台建设,围绕逆变器、SVG、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开展产品技术创新工作,提高功率密度、环境适应性及宽温度运行范围,确保电网友好加入并降造和运维成本。公司与合作单位联合开发的高比容电子铝箔、高速列车结构件用铝合金、高强高韧铝合金、超高纯铝基溅射靶坯、高硅变形铝硅合金、超高纯铝等铝电子关键材料成功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2022年度公司新增授权专利340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有效授权专利2,055项,其中发明专利591项。公司积极参加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公司参与制定、修订的15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1项团体标准已于本年正式实施。

  公司通过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基本的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已建成质量保障体系健全,试验装备、生产设备、生产环境一流的特高压产品、关键组部件的变压器研制基地及出口基地;建成了集超高压电缆、特种电缆和电缆附件研发于一体的电线电缆高科技研制及出口基地;公司积极抢抓双碳目标下“能耗管控、能效提升”的发展机遇,通过数字化改造等方式提升公司生产能力及车间自动化生产水平,提升公司高压电线电缆、智能电线电缆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特高压直流套管国产化工作,进一步稳固公司在特高压输变电装备领域的领头羊,为公司承担代表世界领跑工程的高效、绿色、节能、环保产品及一大批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产业化、产品升级换代提供保障,为公司走出去参与世界能源建设提供了保障。

  公司内蒙古10万吨高纯多晶硅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已达产,准东20万吨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一期10万吨项目已开工建设,上述项目均采用全球先进、高效、节能、环保的冷氢化、精馏、还原及尾气回收技术,打造产品质量更优、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低、综合效益更高的数字化、智能化多晶硅生产线;新疆多晶硅生产线扩产及技术改造项目已完成,通过对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进一步发挥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减少相关成本,公司在多晶硅领域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

  公司推动准东大型煤炭煤电基地建设,构建煤炭、煤电、铁路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链,通过实施南露天煤矿及将军戈壁二号露天煤矿扩产升级改造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矿山安全、环保、数字化、智能化及铁路专用线改造及生活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煤矿的生产能力,提升铁路专用线运力,截至报告期末,南露天矿、将二矿已分别获得4,000万吨/年、3,000万吨/年产能核定。公司露天煤矿煤炭储量大,综合剥采比低,公司逐渐完备智慧矿山、绿色矿山、人文矿山的建设,实现矿山资源开采、运输、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全流程的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健康运行,同时公司具备拥有输煤廊道、铁路专用线、装车站台等配套优势,为公司能源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保障公司能源产业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

  公司的昌吉2×350MW热电联产项目、疆电外送电源项目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2×660MW坑口电站项目及已开工建设的若羌2×350MW热电联产项目,发电机组均为35万千瓦以上机组,具有容量大、效率高的特点;已建成发电机组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等排放量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实现了清洁绿色发电,节能减排优势明显。

  报告期,没发生因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形。

  从国际形势来看,随着俄乌冲突持续扰动全球能源市场并加速推动能源体系重构;美联储激进货币政策导致主要国家跟进大幅加息,全球面临新一轮滞胀风险;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进一步增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脱钩断链风险;中美科技竞争持续深化,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稳步的增长将从2022年的约3%降至1.9%。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3年经济工作总基调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调加强各类政策协同配合,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释放出提振市场信心的强烈信号。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率;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十四五”期间新能源配套特高压交直流工程总投资3002亿元,新增特高压交流线亿千伏安,新增直流线亿千瓦,特高压电网将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峰期。

  2023年,国家电网公司继续加大投资,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南方电网公司表示,2023年快速推进电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在粤项目建设,预计项目总投资额超2600亿元,年内计划投资约800亿元。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3年高效率节约能源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10%,当年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75%以上,新建项目75%使用节能产品,高能效配电商品市场需求广阔。

  在电网投资拉动和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产品服务升级的主要方向,特高压、智能电网、抽水蓄能、核电以及新能源电站等将成为发展的重点领域,公司输变电产业仍将面临较好的发展前景。

  2022年末,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说明,基于全球能源转型现状,IEA对未来能源发展前途进行了预测,论证了到2050年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可实现性,强调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是电力行业减少碳排放的最重要的方式,并预计到2030和2050年全球光伏和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将分别超过40%和70%。

  2022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多部门发布了《关于引发“十四五”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有关政策文件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3%左右;“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加大力度规划建设大型风光基地,积极地推进水风光互补基地建设,继续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扎实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各电网企业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电力有序供应前提下,按照“应并尽并、能并早并”原则,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切实采取比较有效措施,保障及时并网,允许分批并网,不得将全容量建成作为新能源项目并网必要条件。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发展,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落地。新能源行业仍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推进以电代煤。

  我国煤炭工业“十四五”高水平发展指导意见指出,煤炭行业要加快向生产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产业分工专业化、煤炭利用洁净化转变,加快建设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国民经济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要全力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夯实电力供应保障基础,推进跨省区输电通道规划建设,推动油气增产增供,加快油气管网和储备能力建设,加强能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管控;要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在保供政策和绿色低碳转型影响下,煤炭优质产能将进一步有序释放,智慧矿山、智能化绿色开采等仍是热点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综合能源服务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版)》,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这中间还包括作为先进结构材料产业的电容器铝箔、高性能铝及铝合金线、棒等产品及作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的高纯铝。2021年1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要加快电子元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重点产品高端提升行动,这中间还包括重点发展微型化、片式化阻容感元件,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重点行业中,推动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在航空航天材料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指导意见》([2016]42号),提出着力发展航空用铝合金板、超高纯稀有金属及靶材等关键基础材料,满足先进装备、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领域的需求,大力鼓励发展高性能铝合金及其精深加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新材料产业强弱项,保障大飞机、微电子制造领域供应链稳定,加快在高纯靶材领域的突破。在当前国际环境及国家政策全力支持下,包括铝电解电容器及电极箔行业在内的电子元器件行业及高强高韧铝合金、高纯铝基靶材坯料等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

  公司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绿色科技、智能环保、可靠高效的产品和服务,加快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升级转型的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不断激发公司发展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力将公司打造成全球信赖的能源服务商。

  2023年公司将以“规划引领、战略落地、强抓过程、服务保障”为工作主线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100亿元,经营成本控制在800亿元以内。

  输变电产业:公司将深化区域平台建设,深化细分市场管理,要保持“一特四大”、两网集采以及传统电源市场领头羊;全面布局新能源领域,紧密围绕新基建、数据中心等新兴增量市场开拓。

  新能源产业:在多晶硅业务方面,公司将加强新客户开发,提升长协订单执行率、客户满意程度;在风能、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及运营方面,公司将高质量抓好常规竞争性资源配置申报工作,围绕新能源大基地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加快现有风能、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进度。

  能源产业:公司将积极开拓疆内、外两个市场,全力争取出疆运力,大力实施疆煤外运;将加快推进机组灵活性改造,热情参加深度调峰。

  新材料产业:将以“技术+服务+合作”为手段开展市场开拓,提升产品竞争力,稳核心客户存量订单,强抓增量订单。

  公司将紧跟国际“双碳”发展趋势,聚焦绿色发展主赛道,全面开拓境外绿色能源、绿色电网项目机会,打造国际业务新的增长极;将推动国际单机业务向非电力领域延伸,不断的提高国际单机市场份额。

  公司将积极研究布局一批“领先半步”和“原创引领”规划课题,加强完善顶层研发机构设置,依据公司不同产业高质量发展定位,加强产业技术规划研究、系统集成技术和前瞻技术探讨研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探讨研究、平台研发技术等科研团队建设;进一步研究完善公司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强化产学研项目立项与技术规划的结合;加强对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的考评牵引,加大研发投入。

  在生产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建设方面,公司将加快推进一批数字化车间高质量建设;加快标识解析、质量管理、能源管理平台建设,逐步构建公司工业网络站点平台;从数字化研发、数字化制造、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运营等方面优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成熟度体系;从精益制造技术、工业工程工具、精益运营等方面完善持续改进体系。在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将结合管理变革、流程的优化,推动信息化系统升级。

  产品质量方面:公司将统筹建立以数据驱动的品质一流量评价标准;加快质量管理云平台建设及上线,建立数智化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强化供应链源头质量保障能力,实抓严质量源头管控。

  工程质量方面:通过智慧工地及PM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持续提升相关方质量管理上的水准,以样板工程为引领,提升项目整体施工质量。

  公司将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任务,完善大安全管理体系全要素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优化融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强抓全员危害识别、评价、分级管控和全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无死角管控,把“防风险”“除隐患”作为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最重要工作;持续开展岗位达标、班组达标、企业标准化达标和网格化达标工作,推进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公司将聚焦公司核心业务,加快人才引进,精心“选”才;常态化开展干部考察评价工作,全方面提升管理干部综合管理能力水平,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精心“用”才;持续开展百人计划项目、新员工培养项目,持续开展各级各类专业方面技术培训,悉心“育”才;精准开展各类专业人才赋能培养及绩效激励牵引,鼓励专业方面技术、技能人才参与创新,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注重“留”才。

  公司将深化依法合规治企,持续推动大合规体系建设,保障体系覆盖业务,进一步健全风控体系。持续提升业务人员风控素质及能力,推进风控合规融合及体系测评提升;持续完善“大信用”机制建设,夯实内外部评审专家库建设,抓实“三重一大”联评质量,持续开展廉政建设,铸牢合规、风控、廉洁根基,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宏观经济风险加剧,能源发展的策略、产业体系、市场结构调整、行业资源整合、市场供需变动等因素都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冲击。

  对策:公司将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判,及时掌握国家、行业、区域有关政策,结合公司发展真实的情况,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战略发展决策的科学、有效。

  国内市场方面,随着中国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迈出新的步伐,新进入者以及原有竞争对手通过混改、整合,使得市场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国际市场方面,随着我们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进一步落实、深化,具有资质的大规模的公司不断“走出去”,公司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竞争对手持续不断的增加,上述国内外市场影响因素使得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之间的竞争风险。

  对策:公司将整合优势资源,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通过减少相关成本、提升质量、科学技术创新、增强客户定制化服务能力等手段慢慢地加强公司市场竞争力,逐步巩固和提升行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当前,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多变,随公司国际化战略深化推进,公司外汇收入及外汇融资金额慢慢的变大,由于国际业务结算货币以美元、欧元、印度卢比等为主,同时工程的建设周期和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慢慢的变大,存在汇率波动风险。

  对策:公司将充分的利用国家支持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政策环境,积极采取了合理的避险工具和产品,及时开展远期外汇交易业务,通过选择合理币种结算、对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地区业务尽量以人民币作为结算币种、利用国际信贷等多种方式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公司输变电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取向硅钢片、铜、铝、钢材、变压器油等;新能源光伏电站建设所需要的材料主要为光伏组件等;新建及技改项目、新能源电站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所需大宗原材料为钢材、铝材等。大宗原材料、光伏组件等设备价格持续上涨,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受经济周期波动、市场供求以及投机炒作的影响,原材料价格存在剧烈波动风险,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对策:公司将加强科学技术研发、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建设,不断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加强大宗价格趋势研究、强化与原材料以及设备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加大储备、集团科学采购、套期保值等多种方式大大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报告期受产业链供需关系影响,多晶硅价格大大上涨。若多晶硅行业未来投产产能增加,可能会引起多晶硅供需关系失衡,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多晶硅价格有几率存在下降的风险,对公司的盈利水平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对策:公司将加大研发技术,快速推进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的建设和投产,进一步提升公司多晶硅产量、质量,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强公司竞争力。

  公司多晶硅生产技术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法等多晶硅技术正在慢慢的提升,行业内企业已开始利用硅烷法进行颗粒硅规模化生产;钙钛矿等非晶硅光伏技术也在慢慢的提升,有几率存在技术或新产品替代的风险。

  对策:公司将加强完善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科学技术研发能力,加强研发技术团队的人才建设,充分发掘改良西门子法技术、工艺优势,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国际大宗商品的价值剧烈波动,国内外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有几率存在公司客户信用风险增加,给公司经营安全、稳健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和冲击。

  对策:公司将加强客户资信调查,完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客户信用档案,持续关注重要客户的资信变动情况,合理确定客户信息限额、改进付款方式等措施,加强应收账款回收等环节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特变电工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南山铝业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通威股份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保变电气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投电力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疆众和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西电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上一篇:特变电工:公司2022年度研制投入4636亿元

下一篇:2023合肥2023年国际电线电缆展会

相关产品